感覺統合與兒童腦部發育的關系
感統理論經過幾十年研究與發展,已形成體系化理論與操作系統,并在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感覺統合訓練是兒童感覺統合能力提升的最佳辦法。它是通過科學的設計、特制的器材、游戲運動的形式進行訓練。是一種補救的辦法,提供大量的感覺刺激(包括內耳前庭、本體感覺和皮膚觸覺等)給孩子,促進其感覺統合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0-12歲是孩子感覺統合發育的主要階段,特別是3-12歲,孩子的大腦需要系統的適量的觸覺、視覺、聽覺等刺激進行強化鍛煉,實現感覺統合的“進化升級”。大腦是人類思維、情緒、學習等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它的功能狀況意味著人的心智完善與否。大腦活動的最基本過程就是把從身體各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有效地分析、組合和綜合處理,將所有散亂的信號組成一個完整一致的整體信息,然后再發出指揮肌肉、關節的運動指令,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它使個體在外界環境中能和諧有效地運作,順利地適應環境。就像機場航空管理中心,將天氣、跑道、飛機位置、速度等信息綜合考慮,再進行統一安排,這樣才能使飛機起降有序,安全無事故。如果沒有這樣的信息統合,將是各自為政,各行其事的混亂狀況。
只有在感覺統合能力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大腦才能有效地進行認知,語言與指揮肌肉關節運動等復雜的活動。同時,由于每一個認知、語言、運動的過程都離不開感覺統合,因此反過來又促進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一個有良好感覺環境的孩子,其大腦潛能就能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得以充分開發。
感覺統合和大腦發育的關系:
對于正處于大腦發育關鍵期的兒童來講,感覺還有刺激神經細胞發育的重要作用。孩子的大腦在出生時己具備與成人一樣多的神經細胞。但是,這些細胞的功能還未充分發展,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聯系非常之少,很難發揮出良好的整體功能。就像一個單位已經具備許多硬件高級的計算機,但每臺計算機里還沒有安裝合適的軟件,計算機之間也是相互獨立的,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只有在計算機安裝相應的應用程序,并相互聯系形成網絡時,信息在彼此間才能充分流動,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大腦細胞的功能發展和聯系的形成需要在大量適宜信息的刺激下才能完成。孩子在玩一塊紅色方形木質的積木時,分別負責顏色視覺、形狀視覺、觸覺及手指的本體感覺等的神經細胞受到刺激而發展,細胞間彼此也建立了一種協同聯系。幼兒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運動器官不斷地在看、在聽、在聞、在嘗,并不斷地探索、模仿,以致每時每刻都接受著各種新奇的刺激,使得神經細胞突起又不斷地分出側枝、延展。這樣,信息源源不斷地刻印在腦中,使腦細胞形成致密復雜的網絡,改變腦的微觀結構和提高整個大腦的功能,為嬰兒的智能、潛能的開發奠定了寬厚的基礎。
相關資訊
最新課程
- “小小衛斯理”成長探險課
- 未來的我:將進入3%-5%的資優兒童培養行列。
群體中的我:有靈動的眼神、清脆的笑聲、拉手間力量的傳遞、爬行專家。
- “小小CEO”團隊與領袖力訓練課
- 未來的我:令人尊敬的合作伙伴、身邊人的保護傘、應對一切輕松自如.
- “超強專注力”專注力強化訓練課
- 未來的我:數理專家、工程師、精算師、辯論家等縝密思維行業精英。
群體中的我:學習能力突出、記憶力佳、完成作業效率高、聽課效率是普通小朋友的2—3倍。
- “睿智小精英”全腦功能開發課
- 未來的我:好奇心與創造力兼容、理性與感性并存,是不斷探索的開拓者。
群體中的我:超強的語言表達力、邏輯思維判斷能力,讓我迅速從陌生人群里脫穎而出。
- “最強大腦庫”洞察力強化課
- 未來的我: 具備高水平的觀察力與記憶力的問題發現者。
群體中的我:閱讀達人、團隊中睿智的觀察員,會是小朋友的小老師。
同類文章排行
- 寶寶入園不適應?可能是因為感統失調
- 感覺統合訓練這么好,為何家長不堅持?
- 家庭教育中感覺統合訓練的七大誤區
- 感統訓練能改善學習能力與注意力 !是騙局?
- 原來感統訓練是這樣出效果的!
- 感統滑板訓練的方法和作用
- 感統大龍球訓練一些方法和作用
- 感覺統合與兒童腦部發育的關系
- 感覺運動能力與感覺統合能力
- 八個月左右的寶寶怎么進行感統訓練?
最新資訊文章
- 寶寶入園不適應?可能是因為感統失調
- 三歲寶寶上幼兒園膽小怎么辦?
- 寶寶上幼兒園不合群是什么原因?應該怎么辦?
-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么辦?
- 開學恐懼癥怎么辦?
- 孩子開學壓力大,怎么辦?
- 孩子開學如何收心?
- 感覺統合訓練這么好,為何家長不堅持?
- 家庭教育中感覺統合訓練的七大誤區
- 感統訓練能改善學習能力與注意力 !是騙局?
您的瀏覽歷史
